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
中新網南昌12月29日電 題:南昌地鐵3號線開通 建設者們的“數字”“密碼”
作者 周穎 王若曦
近日,南昌地鐵3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。這條線路全長約28.5公里,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,共設22座車站,其中換乘站6座。
連日來,記者採訪參與南昌地鐵3號線工程的建設者們,一天走3萬多步、一天接聽200多個電話……聽他們以“數字”和“密碼”講述背後故事。
1.8萬至2.3萬步
51歲的陳存良在南昌地鐵3號線第四項目部工地料庫做庫管員。料庫小,他又不能擅離崗位,然而僅在巴掌大的地方,“一天的步數在1.8萬步到2.3萬步左右。”他説。
隨着復工復產全面展開,地鐵施工所需大批物資材料陸續到貨入庫。老陳成為庫房的“守門神”,他要嚴把庫房防疫的每一道關口。對內,他又把庫房當成“家”,線纜、機櫃、支架、線槽,分門別類,劃定區域,襯着紅色滅火器和安全標語,讓走入庫房的人感到舒服。
老陳説,復工復產以來,他所管理的料庫入庫線纜600多盤,出庫260多盤,出入庫機櫃240台,出入庫線槽及蓋板1萬餘米,入庫箱盒、支架2160套,出庫920套,還有其他小件小料不計其數,但沒出過一次差錯。
這讓中鐵電氣化局西安電化公司的其他同事很感慨。他們説,老陳是用堅實的腳步書寫着對工作負責、對自己自律。
287個、700多元
老陳對步數記憶猶新,作為項目工程部部長的王璽展最難忘的是話費清單。“今年5月份最忙時,一個月話費700多,嚇了我一條,打了話費清單,才發現最多一天竟接打287個電話。”他説。
整個工程49個節點,王璽展全程參與,設計方、監理方、項目公司、作業隊、勞務隊等只要有技術問題,統統都得找他。平均每天接打電話超過100個,王璽展隨身總得攜帶着移動電源和充電線。
但他時常顧不上給家人和女友打電話。“有一次連着一個星期沒聯繫,人家生氣了,差點要把我拉入黑名單。”王璽展説時有些不好意思。如今地鐵終於開通,他也得空給家裏報喜。
忙碌之餘,王璽展還參與編制十萬餘字的信號系統培訓教材。他説,想把從前師傅教的知識總結出來,讓後來入職的“新手”們儘快獨當一面。
高跟鞋、結實鞋
作為信號項目副經理的朱晨豪,等地鐵開通以後,想的是買鞋。
一雙鞋是買給守好“大後方”的妻子,“等不忙了能輪休的時候,我要給她補辦個生日,給她買雙好看的高跟鞋。”朱晨豪説話間頓了頓,“順便給我再買雙更結實點的鞋子。”
建設期間,朱晨豪每日蹲守現場、督促節點進度、遇事協調處理,常常要在試車線跑上跑下,以至於在一個月內穿破了兩雙鞋。更不易的是,因為隧道里民用通信尚未覆蓋,手機沒有信號,協調靠“吼”,朱晨豪的嗓子經常是嘶啞的。
但他覺得值得。特別是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,項目部在復工復產以後開啓奮力趕超越的“大幹模式”。如今,南昌的城市軌道交通正式邁入三線換乘的線網時代,建設者們則已收拾行囊,準備奔赴新的建設工地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