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
中新網温州1月13日電(潘沁文 黃偉諸葛芳芳)“自來水一天有一天沒有,放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的,只能洗洗東西,不能直接飲用。”近日,浙江省樂清市的周老伯騎車來到當地“大水缸”——淡溪水庫運水,他在車上綁了9個桶,大約重200斤,可以用三四天。連月的乾旱讓水庫水位明顯下降,但前來取水的人絡繹不絕。
由於長時間少雨,浙江南部多地因乾旱出現用水緊張的情況,不少地方的居民和村民們需要運水來解決日常用水問題。
來自樂清市南嶽鎮的吳永樂開了一輛麪包車來運水,他説:“開車過來40分鐘,全家人吃飯喝水,來一趟就多裝點。希望能儘快下場大雨,以緩解當地村民的用水問題。”
在樂清市南嶽鎮裏嶴村,因旱情影響,當地自來水供應斷斷續續,甚至一度停止供水。為了讓村民有序取水,裏嶴村村委會決定發放“水票”,村民憑票取水。
裏嶴村村委會副主任鄭餘巧説:“村裏買了4個5噸容量的大水桶,每天從大荊鎮運20噸水,解決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。”然而,這些水只能起到解決村民最基本用水的問題,對於全村用水仍遠遠不夠。
“前幾天第一次取水時,現場秩序混亂,有的村民來得早,取了很多桶水,而後面來的村民基本分配不到水。”鄭餘巧説,“僧多粥少”的情況下,如何做到有序和公平分配,成為亟待解決的事情。
“於是村委會決定印發水票,100斤一張,一户一張輪流分發,憑水票排隊取水,第一天印製的是白色的,為了防止水票重複使用,第二天水票印成綠色。”鄭餘巧説,實行水票取水後,秩序好多了,同時,當地積極聯繫和儘可能多地調配水源,目前村民能自覺排隊取水,已經不再印發水票。
該村村民黃邦堯表示,憑票取水確實起到維持現場秩序的作用,現在村民都能自覺排隊取水。
在用水緊張的當下,居民們都想着法子節約用水。如來自温州永嘉的金女士一吃完晚飯就忙着洗衣服,督促孩子早點洗澡。“儲水有限,只能維持做飯、洗臉這樣用水量不大的日常生活,洗衣服這樣用水量大的家務活得趕緊趁水壓正常做。”
永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楠溪江的原水水量不夠,導致水壓降低,若持續乾旱,將採取協調大型水庫、開展人工降雨等方式進行水源補充。近日,為保障原水供應,永嘉水務集團在楠溪江原水取水口搭建300米長管網,投入8台大型抽水泵24小時不間斷為取水口補充水源。
此外,台州市温嶺、三門因供水形勢嚴峻,日前已啓動抗旱Ⅱ級應急響應。為“解渴”旱情對民眾生產生活的影響,兩地擴建或改造原有水廠已投入使用,以緩解旱情導致的轄區供水緊張的形勢。(完)